父母應該怎樣和孩子談論恐襲?
年輕人受曼城襲擊影響較大。
恐怖襲擊的消息總是令人恐懼的,但父母該對孩子們說什麼。這是個兩難的境地。
倫敦北部一個清真寺附近的襲擊、曼城、倫敦橋和威斯敏斯特大橋的襲擊直接影響到許多兒童和青少年。
臨床顧問心理學家西特倫(Emma Citron)專門從事兒童和創傷領域,她說家庭不該迴避這些事件。
她說:"告訴孩子們基本的事實,解答他們的問題,問他們想知道什麼,然後讓他們了解事件。"
"陪在他們身邊支持他們、安慰他們和擁抱他們。如果他們在哭,就和他們一起哭。要回應他們的情感需求。"
"幫他們解壓,卸下重負–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困惑在哪裡。"
我該關電視嗎?
英國皇家精神學院的杜比卡(Bernadka Dubicka)博士說,關掉電視和廣播可能是一種天生的保護本能。
她說,在當今社會阻止兒童免受創傷事件的影響是不切實際的。父母不能完全保護孩子免受這些事件的傷害。現實是,兒童和青少年被全天24小時的新聞轟炸。"
杜比卡說,最重要的是父母陪在孩子身邊,並幫他們管理情緒。
"試圖隱藏恐襲消息是沒用的,因為他們會在其他地方聽到或者看到。"
倫敦恐襲1死10傷凶手是四個孩子的父親
倫敦恐襲:民眾"獻沙發"寫妙語斗恐怖
英國曼城爆炸案:我們所知道的有哪些?
"避免噁心的細節"
西特倫補充表示,談論恐襲消息很重要,但父母應該避免不必要的細節。
"要避免噁心的細節,那是沒必要的。"
"我會避免:描述場景、描述流血的畫面、描述恐襲現場和給他們看現場圖片。因為這可能會傷害孩子。"
西特倫還建議家長了解大齡兒童在互聯網上閱讀的內容。
"我們也需要保護年輕人。告訴他們,不要為了挖內幕而上網,沒必要。"
有用的短語
西特倫表示,父母應該從孩子們的角度來對話,但應該嘗試用儘可能多的平靜和令人放心的短語。
"以下評論會很令人放心:’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事情’,’這非常可怕,但也很罕見’、’安保措施會加強’"。
"我們不希望孩子害怕出門,我們希望他們長大後過著正常、快樂、健康和適應性強的生活。"
如果孩子問"這還會發生嗎,媽媽?"西特倫建議說實話,也給孩子們大量的保證和信心讓他們繼續正常的日常活動。
"我會說,’當然會’,而不是說謊–但這是非常不可能的,這些是非常罕見的事件,我們相信警方增強安保措施。
"還是去踢足球或打網球吧。或者像往常一樣生活。"
"我們必須以正常的方式繼續生活,不要受這些壞人的傷害。"
老師們會引導學生談恐襲嗎?
英國學校和學院領導協會總書記巴頓(Geoff Barton)說:"如果學校不讓學生談論襲擊,我會感到驚訝。"
"如果學生想談,老師會讓他們提問題,老師們會教學生如何查詢合適又可靠的信息來源。"
巴頓說,學校也將努力強調社區凝聚力和共同價值觀。
巴頓曾擔任校長一職十五年。他表示,除非受到直接的影響,否則學校將在襲擊之後保持"一切照舊"的做法。
"日程是很重要的,它可以幫學生走出恐襲陰影,也讓他們能保持冷靜。"
怎樣判斷孩子是否受到創傷?
創傷的跡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,但是要注意的癥狀包括:
孩子變得害怕、緊張和焦慮
尿床
無法集中精力
變得煩躁和不順從
有如頭痛和胃痛的身體癥狀
如果您關心您的小孩,並認為他或她受到新聞事件的創傷,您可以找全科醫生看看。
如果問題沒有得到解決,醫生可能會建議從當地的兒童和青少年精神衛生服務機構(Camhs)獲得一些額外的幫助。
但父母應盡量不要過分焦慮,杜比卡博士說:"絕大多數的年輕人會很好處理這個事情。"
責任編輯: 夏雨荷 來源: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